2024年初,来自辽宁沈阳的王先生决定尝试跨境电商。他原本在国内做淘宝代运营,业务逐渐下滑后开始关注海外市场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B站刷到一条关于TikTok Shop的教学视频,决定试试这个新平台。

“我英语不好,口音也重,但我觉得TikTok是个讲故事的地方,不是讲标准语法的地方。”王先生笑着说。他的第一条视频,是用浓重东北口音的“散装英语”介绍一款太空舱按摩椅。视频中,他穿着拖鞋,坐在椅子上边演示边喊:“This is very comfortable! You sit, you sleep, you fly!”
结果意外爆火,播放量超过640万,点赞超过12万,评论区里全是“太真实了”“我就喜欢这种不装的卖家”。那条视频直接带来了300多单订单,让他第一次感受到TikTok的流量威力。
内容打法:真实感胜过精致感
- 视频前三秒必须抓住用户眼球,痛点+特写+限时优惠是黄金组合。
- 不用追求高大上的拍摄,真实感更容易打动人。他的视频几乎都在家里拍,背景就是普通客厅。
- 与100–500粉丝的纳米网红合作,成本低但转化率高。他曾找一个菲律宾妈妈博主拍了一条收纳盒视频,成本不到20美元,带来了近百单转化。
他还强调,TikTok的推荐机制更偏向互动率而非粉丝量。只要内容有趣、有共鸣,就有机会被推上热门。
选品逻辑:轻小件+生活场景
王先生的选品也很有针对性。他主攻轻小件生活用品,比如收纳盒、厨房工具、按摩器等。这些产品单价在15–30美元之间,利润率在40%左右,适合做内容带货。
他会根据TikTok热门话题调整选品方向,比如夏季推出便携风扇,冬季主推暖脚宝。他还会观察评论区用户的反馈,及时调整产品功能和包装。
运营节奏:内容+直播+社群闭环
目前,王先生已建立自己的内容矩阵,每周发布3–5条短视频,配合每月两次直播。他在TikTok上积累了近3万粉丝,建立了WhatsApp用户群,定期推送新品和优惠。
他的团队从最初的一个人扩展到三人,分别负责内容拍摄、客服和物流协调。月均订单稳定在3000单左右,主要发往美国和东南亚。
心态与建议
王先生说:“不是我英语好,是我敢说。跨境电商不怕土,就怕你不敢试。”他认为,内容电商的核心不是语言,而是表达。只要你能传达产品价值,用户就会买单。
- 不要纠结完美表达,先拍起来再优化。
- 选品要贴近生活场景,方便演示。
- 内容要有情绪、有节奏、有真实感。
- TikTok是个长期阵地,不是一锤子买卖。
如今,他已在沈阳租下一个小型工作室,准备扩展更多品类和内容形式。他说:“我不想做爆款,我想做稳定款。只要内容不断,订单就不会断。”

评论(0)